今天小金就为大家整理了小孩光玩手机不听话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玩手机停不下来?
为什么孩子闹情绪,烦躁易怒,早恋?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
为什么请家教补课, 孩子成绩还是上不来?
.....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上演这样的情况:
早晨上学快要迟到了,家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孩子还是依然慢条斯理、磨磨蹭蹭;放学回家做作业写到晚上十点多,家长着急催孩子赶紧写完睡觉,孩子依旧不紧不慢、磨磨蹭蹭的......
很多家长就有疑问了:我们小时没人管,依然很自觉,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投入了很多时间,生活、学习、兴趣、特长样样操心,但孩子却总是一副无所用心、懒懒散散的样子?
究竟是什么时候家长陷入了管得越多,孩子越懒散的怪圈?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以下三种过度,都是极易导致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责任感,松懈懒散,家长朋友们快来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躺枪”了呢?
过度干预,会影响孩子的自主能力
很多时候,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往往表现得比孩 子还急,时不时地敦促、控制着孩子的节奏。
对孩子进行着过度干预,会让孩子认为反正做不好或做不完的事情父母都会帮,逐渐产生依赖性,慢慢地就形成了懒散、拖拉的性格。
以至于孩子会逐渐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懒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
过度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积极性。
无论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家长来说,奖励,都是最常用的鼓励孩子学习的工具之一。
幼儿园的老师会在小朋友脑门上贴粘纸,小学老师会奖励孩子们漂亮的文具,家长们的奖励就更加品种繁多了:玩具、漫画书、看电视时间乃至出门旅游……
殊不知,奖励用得不对,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家长如果总是用奖励作为激发孩子做事的手段,容易导致孩子做任何事都会渴望得到奖励。不重视做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地投入,进而对自己的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内在的动力和自主性,没有外部的刺激时就不愿意付出努力的后果。
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容易让孩子逐渐放弃自己生活的责任感和自主性,总是把事情的原因和结果推给周围的各种因素。
换句话说,就很容易形成是在“为家长学,为老师学”。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过度保护,也是会打击孩子做事积极性的,让孩子缺少体验成功的机会,久而久之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用、很差劲,从而一点点丧失自信心。
父母本是孩子成长的培育者,结果却是经常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而且许多父母都对此毫无察觉。
因为担心孩子饿着不惜追着孩子喂饭;因为孩子哭闹就给孩子买不需要的玩具;因为怕孩子烫着、怕孩子摔碎碗碟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还有的父母,当孩子想尝试自己做一件事时,往往以'你还小,这个你现在还做不来'阻止孩子动手,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觉得他做的不够好或是动作太慢,干脆中途替孩子完成。
家长一心爱子心切、护子心切,殊不知,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以上三种“过度”都是比较典型和普遍的,容易导致孩子拖沓、懒散、缺乏责任心。
怎么办?建议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引导:
1
向内求,引导孩子自强担当
有些孩子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就抱怨某老师不会教,或是说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属于向外求,在外界找原因,会让孩子越来越消极,造成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等不良影响。
要引导孩子向内求,从自己可以调节控制的因素找原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真、努力与否等,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原因,就有努力的方向,学习动力必然充足,偶尔成绩不如意也会在日后积极作出调整。
孩子出现向外求,寻找外部原因的苗头,家长一定要高度敏感并及时引导,不能任由孩子推诿责任,否则孩子的责任心会逐渐淡漠,慢慢变得对自己的学习也不想上心、不愿负责了。
2
巧奖励,激发孩子内在动力
家长要多使用精神奖励,少使用物质奖励。
孩子通过积极地探究和了解周围世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对孩子奖赏,此时家长如果能够及时肯定、及时鼓励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肯定,这种奖励就是精神奖励。
在夸奖孩子时,少夸孩子聪明,多夸孩子喜欢动脑筋,这样孩子就越来越热爱思考,基本的思维能力就这样培养出来了。
再比如,晨跑时家长鼓励孩子坚持跑完1000米,并在跑完后肯定孩子有毅力、能吃苦,也是属于精神奖励,时间长了孩子会越来越有毅力。
相反,家长为了让孩子做某事而给予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就是物质奖励。
这种奖励多了就会变成贿赂和交换,它削弱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由这些报酬和奖励引起的,孩子会更多地关注行为的结果而忽略行为本身,很容易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3
肯放手,培养孩子自主习惯
家长要逐渐学会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
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4
不放纵,树立孩子规则意识
对孩子充分信任和放手,重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可以我行我素,也不意味着对规则的轻视和抛弃,而是允许孩子拥有有限的自由。
家长要给孩子明确自主的范围,什么是可以适当放宽的,什么是需要限制的,什么是必须严格遵守的。
比如晚上孩子贪玩不肯去洗澡,就用小闹钟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间,闹钟响了就去洗澡,这个方法对2-6岁的孩子特别管用。其实孩子是很愿意遵守约定的。
如果放纵下去,精神状态就会出现问题,变得懒散和无所谓,更不可能勤奋和刻苦了。
因此,家长要加强监督,和学校密切配合,帮助孩子强化规则意识和日常规范,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明白“越自律才能越自由”。
以上四种“管”法,家长可以尝试使用,但我始终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真理,每一种方法对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建议家长在充分了解、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管”孩子。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关于小孩光玩手机不听话怎么办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小金分享的内容能够让你更好地畅玩游戏,更多游戏内容请继续关注金符游戏后续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