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金就给大家带来游戏发展国好莱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好,我是游戏菌。前两天《明日方舟》的音乐会《音律联觉2021》获得好莱坞音乐传媒奖——最佳视觉媒介现场音乐会项提名。这是明日方舟第二次获得好莱坞相关奖项的提名,上一次则是W的角色印象曲《Renegade》。
音律联觉2021
获得好莱坞音乐传媒奖-电子游戏类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明日方舟》成为与一群主机游戏共同角逐大奖的唯一手游,舟游玩家纷纷向鹰角竖起大拇指:干得好啊!
从《明日方舟》的身上,我们也能够发现。近几年游戏公司在音乐上的投入似乎开始变得多了起来,不仅仅是做游戏的BGM和游戏活动、角色的主题曲,在推出了属于自己世界观下的偶像音乐团体后,和音乐平台合作出专辑唱片,和直播平台合作开专场音乐会都成了常态。玩家间也经常会戏称那些“不务正业”的游戏厂商是音乐大厂。
网易云音乐上的明日方舟专辑
但是,在音乐上的发力,也会招致非议。当你的游戏本身品质过硬,如果音乐做得好。那是锦上添花,但每当游戏本身出了问题,诸如数值平衡性差、活动剧情奖励贫瘠、太肝太无聊引起玩家不满的时候,玩家就会反过来说这是“用心做音乐,用脚做游戏”,做音乐是不务正业,是忘本(言重了)。
但玩家自己也清楚,这只是一种发泄不满的方式。为什么现在不管是端游还是手游,大家都感觉游戏厂商在音乐上发力呢?原因就是做宣传和做音乐是跟游戏的打磨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游戏发展国》游戏性+创新性+画面+音乐-bug
从一开始单一的提示音,到经典游戏机上充满着时代感的8bit电子合成音乐。再到现在由真人乐团演奏出史诗感极强的大型交响乐,游戏音乐自成一派,成为烘托游戏内环境、人物心理、剧情节奏变化的重要元素,而且容易让玩家增强情感共鸣,对游戏产生记忆点。
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像《仙剑》《古剑》这类仙侠和武侠题材的游戏了,由于其音乐使用的大多是我国传统的乐器——古筝、琵琶、萧……配合或轻快或低沉的鼓点,只要音乐一响,就能把玩家拉进童年中那个充满着刀光剑影却又儿女情长的江湖。
当你跟好友打《怪物猎人》的时候,灵魂曲《英雄の証》响起,即使这一刻你在狩猎的第49分钟,已经2次猫车,你也依然会坚持着和眼前的怪物继续战斗。
抑或是在下班回到家后,听到熟悉的酒馆小调《Taverns》,仿佛立刻置身于《魔兽世界》的酒馆,坐在火炉旁一边听着旅行者们的闲聊,一边跟酒馆老板来一局精彩的炉石对决。
除了这种把游戏场景和角色刻到玩家DNA里的作用以外,游戏音乐同样具有跟其他音乐一样自带的强传播属性,容易出圈,没玩过游戏的人也能被极具特色的音乐吸引,进而了解游戏本身。
英雄联盟游戏音乐就非常具有特色,不仅有适配每个角色的主题BGM,一些皮肤也有专属的推广音乐。电音,rap,重金属摇滚,各种风格都有涉猎。
特别是每年的国际赛事都会制作相应主题的主题曲,S8的《登峰造极》,S9的《涅槃》,S11的《不破不立》,因为LPL的队伍夺冠的时都跟当年的主题曲产生了呼应,还因此有了看主题曲预测冠军梗。最出圈的应该就是2017年的主题曲《Legends Never Die》,被经常用于高燃视频剪辑中。
而且在游戏运营的角度上来说,游戏音乐的创作对于游戏IP的打造,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而且快速。一方面是给玩家展现自己的创作力和用心(你氪的金都花在刀刃上了),另一方面则能够满足玩家在游戏外的需求,让玩家在不玩游戏的时候,也能跟游戏产生关联。
像《英雄联盟》的KDA女团,《明日方舟》活动中登场的汐斯塔黑曜石音乐节和塞壬唱片,等等设定,都是为了推出新歌在现实中举办音乐会等活动做铺垫,通过线下活动增加玩家粘性。
这一切看似是游戏厂商们在游戏音乐上的内卷,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可以说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一个新的游戏音乐“角斗场”被建立了起来,身处其中的行业大佬们都在做,如果你有这个资金和能力,我就问你做不做?不做就会落后于人。
原神交响音乐收获了国外玩家的好评
而进入21世纪之后,游戏越来越像是艺术品,玩游戏就像是看了一场电影,是技术力、文化、美术、音乐的有机结合。在画面呈现效果飞速提升的同时音乐也必然要跟上节奏,这样才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游戏也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如果说厂商们开始重视游戏音乐的创作是一种内卷的话,那对玩家们来说这种卷还挺不错的。
我是游戏菌,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一起聊游戏。
以上就是游戏发展国好莱坞,游戏发展国好莱坞招募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帮到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