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片和僵尸片都可以看作是灵异片的亚类型。鬼也好,僵尸也好,这类文化原型的存在原因肯定是多元的,但有一点应该是共通的,就是人们潜意识里对于死亡之后一种“无”的状态的恐惧和难以接受,由此产生人在死亡之后各种类生命状态的想象。而香港的灵异文化在民间又有着相当深厚的土壤,灵异片也就自然成为一个可以不断进行重复创作的电影类型。僵尸这样一种文化原型最早出自何典本人无从知晓。关于僵尸的形成我看到的大概有两类,一类说尸分为死尸和僵尸两种,人死时有一口气未能咽下去死后便可成为僵尸,这种僵尸通常见人就咬;另一类是某些旁门左道的术士可以用邪术把新死的尸体变成僵尸,然后指挥他们去做某件事情,像广为流传的湘西赶尸便属于这一种。香港电影里面的僵尸一般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特点,比如都穿着清朝官服,白脸,獠牙,双臂平举向前,双脚并拢跳跃行走。僵尸的力气通常都比一般人大,见人即咬,被咬的人中了尸毒之后也会慢慢变成僵尸。人遇到僵尸时如果秉住呼吸的话就不会被僵尸发现,道士通常用桃木剑、墨斗线、黄纸符和糯米来对付僵尸。香港电影里面的僵尸为何都穿着清朝官服,这是一件让我困惑不解的事情,只是因为这些僵尸片的故事背景都是清末民初还是另有说法,待日后详加考证。总之因为有这种种设定,所以僵尸片在融入动作元素的同时又可以创造出一些别开生面的喜剧场景,因此一直是香港电影中的一种亚文化。
最早的僵尸片是哪一部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早在三十年代的上海电影中便已有出现。在《香港电影大全》里面以“僵尸”二字做关键词检索,便可以检索出《午夜僵尸》(1936)、《鬼屋僵尸》(1939)、《三千年地底僵尸》(1939)、《僵尸拜月》(1958)、《僵尸复仇》(1959,邵氏)等。其他片名中带有“行尸”、“尸变”、“赶尸”一类的有不少也应该跟僵尸有关,不过好像“行尸”跟僵尸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待日后考证。邵氏在1974年还跟英国咸马电影公司(Hammer)合作过一部《七金尸》,让中国的僵尸和西方的吸血鬼在片中相遇,不过影片效果一般,市场反应也不甚理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僵尸片曾经作为功夫片的一个变种存在过,这一时期出现了刘家良的《茅山僵尸拳》(1979)、洪金宝的《鬼打鬼》(1980)、《人吓人》(1982)、《人吓鬼》(1984)等影片。但未能成气候——香港电影有时候对鬼和僵尸也不做太严格的区分,很多名字里面带个“鬼”字的电影其实里面出现的并不是鬼而是僵尸。到1985年洪金宝的宝禾公司出品了由洪金宝监制、刘观伟导演的《僵尸先生》,这部影片在当时算是制作规模比较大的一部僵尸片,不仅有洪家班做武术指导,而且还加入不少喜剧段落。林正英在片中一如既往的扮演法术高深的道长,徒弟许冠英被僵尸咬到之后逐渐变成僵尸一段便充满了喜剧性,而另一个徒弟钱小豪遇到女鬼产生人鬼恋的一段在情节上酷似日后风靡一时的《倩女幽魂》(1987)。《僵尸先生》以2000万的票房成绩排在《福星高照》、《夏日福星》、《警察故事》、《龙的心》之后居1985年年度票房第五位,这应该是香港电影史上僵尸片的最好成绩了。
《僵尸先生》的票房大热掀起了八十年代后期的一阵僵尸片热潮。这些僵尸片很像是七十年代末喜剧功夫片的一个变种,二者同样都是以清末民初作为故事背景,里面同样有滑稽顽皮的徒弟和同样不太严肃的师傅,同样有一场接一场的打斗。加入僵尸以后,僵尸本身的特点又为喜剧和动作增添了不少可以继续开掘的空间。洪金宝的宝禾公司在次年推出又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1986)。这部影片将故事背景放置在了现代都市,并且第一次给僵尸这一形象赋予了人的感情,小僵尸逃出教授魔掌和几个小孩产生友情的段落极像是《外星人E.T.》的僵尸版。这部影片不仅在香港票房大好,而且在日本更是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不过,在小僵尸身上找童趣,用僵尸和小孩之间纯真的友情来煽情,在我这个对僵尸文化缺乏认同感的人看来终归还是有些心底发渗。到1988年宝禾公司再推出《僵尸叔叔》,票房差强人意。这三部僵尸片全部由刘观伟执导。在《僵尸先生》之后出现的僵尸片还有《僵尸翻生》(1986)、《茅山学堂》(1986)、《灵幻先生》(1987)、《一眉道人》(1989)、《僵尸医生》(1990)、《尸家重地》(1990)、《鬼咬鬼》(1990)、《僵尸福星仔》(1991)等。1991年黄鹰自组的“鹰电影”公司还推出过一部刘伟强执导的《僵尸至尊》(1991),1992年刘观伟又在叶荣祖的万里公司执导过一部《新僵尸先生》(1992),不过到九十年代这股僵尸片热已经基本退潮,这时候像洪金宝的宝祥出品的《鬼咬鬼》便融合了僵尸、女鬼、道术、蛊术、降头等各种元素。此后陆续出现过《音乐僵尸》(1992)、《湘西尸王》(1993)等僵尸片,但基本上都反响平平,未能再掀起过热潮。
香港擅长拍摄鬼片的导演除了刘观伟以外,八十年代最重要的还有于仁泰、刘镇伟等人。于仁泰先后在新艺城、德宝等公司执导过《追鬼七雄》(1983)、《灵气逼人》(1984)、《猛鬼佛跳墙》(1988)等鬼片,这里面数《灵气逼人》阴气森森水准最高。日后于仁泰又在黄百鸣的东方公司拍摄了两部鬼魅妖异的武侠片《白发魔女传》(1993),然后西征好莱坞拍摄了《鬼娃新娘》等恐怖片。刘镇伟在八十年代后期初当导演执导过《猛鬼差馆》(1987)、《猛鬼学堂》(1988)、《猛鬼大厦》(1989)等鬼片。“猛鬼”系列借助八十年代流行的拍档喜剧模式,配合各式各样的中西鬼片元素,成为警察僵尸大斗法的惊悚搞笑喜剧,和林正英主演的民初背景的僵尸片大异其趣。到九十年代各种成熟形态的电影类型想要再有所创新,有不少都向鬼片取经,这时期出现的像《监狱不设防》(1990)、《猛鬼霸王花》(1990)、《五福星撞鬼》(1992)、《神探POWER问米追凶》(1994)、《鬼巴士》(1995)等便都是很明显的例子。九十年代真正地道的、阴气森森的鬼片应该算是钱升玮执导的“数字”系列。从1993年到1999年,当年执导过《霸王花》系列的钱升玮差不多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摄制作了《七月十四》(1993)、《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1994)、《二月三十》(1995)、《七月十三之龙婆》(1996)、《四月四日》(1997)、《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1999)等惊悚鬼片。这些影片不仅情节皆与日期有关,而且除了《二月三十》外,都是以警察办案时发现离奇鬼怪事件为故事框架,通过主人公渐渐了解真相,延展出一段或关友情、或关爱情、或关家庭的煽情怪谈出来;其间夹杂着惊悚的调查过程,扣人心弦。
叶伟信的《生化寿尸》(1998)可看作是香港僵尸片在九十年代后期的一次变种。影片融入了西方僵尸片中的一些元素,并且借鉴了《生化危机》一类的电脑游戏,将以往穿清朝官服、长着獠牙的僵尸形象改成了被生物武器感染后不惧刀枪、见人就咬的丧尸。一般来说,僵尸属于已经死亡但却被某种精神元素驱动的尸体,而丧尸则是一种没有彻底死亡、保留了某些动物本能的准尸体。《生化寿尸》是香港电影里面最早涉及丧尸题材的影片之一。整部影片不乏生动奇趣,而且具有一定的时尚色彩,显示出香港电影自始而生的娱乐精神。不过《生化寿尸》一片也暴露出了香港电影在造型方面的弱势。对比类似题材的《刀锋战士》等西片,《生化寿尸》显得简陋粗糙了许多。和《生化寿尸》类似的丧尸片还有《生化特警丧尸任务》(2000)等,但数量极少。在《生化寿尸》以后出现的僵尸片倒是还有《山村老尸》(1999)、《山村老尸II色之恶鬼》(2000)、《赶尸先生》(2001),这三部影片全部由梁鸿华创作,搭的是1999年前后兴起的那一股恐怖片热的顺风车,在桥段上尤其模仿了日本的《午夜凶铃》,总的来说新意欠奉。徐克在2003年监制过一部相当传统的《僵尸大时代》,据说是应美方投资而制作的,只发行过音像制品而没有公映。这部影片尽管属于小成本制作而且意念老旧,但跟其他一些粗制滥造的僵尸片比起来水准自然又要高出许多。许鞍华的《幽灵人间》(2001)在水准上也要高出一般的香港鬼片许多。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中的灵异片开始普遍向恐怖片靠拢,这时期出现了一个绵延最长的鬼片系列就是《阴阳路》系列,这一系列由林岭东的哥哥林岭南(即香港资深编剧南燕)担任监制,自1997年推出第一部之后,到2003年竟然已经拍摄了十九部之多(这十九部里面从第九部以后大部分都是录像电影)。另一个系列是《夜半一点钟》(1995)、《夜半2点钟》(1997)和《夜半3点钟》(1997)。这三部影片和《阴阳路》系列的前六集每一部都是由三个独立的鬼故事组成,水准尚佳。近年来随着恐怖片的兴起,灵异片再度成为香港电影里面受众比较稳定的一个电影类型,最具代表的新生代“鬼才”自然是彭顺、彭发两兄弟;近年最成功的灵异片是他们两兄弟创作的《见鬼》系列。总的来说这些鬼片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里面涉及到的香港本土的鬼文化反而少了,喜剧、功夫这些元素就更罕见了。2002年的香港电影既有《见鬼》、《异度空间》、《三更之回家》这样偏重心理表现的严肃鬼片,又有《Office有鬼》这样延续“阴阳路”三段式结构的闹剧式鬼片,还有《我左眼见到鬼》、《九个女仔一个鬼》这样披着鬼片外衣实际上是喜剧爱情片的伪鬼片——一时间银幕上鬼影憧憧,热闹非凡!
香港电影近年来出现过两部大规模制作的灵异片相当值得一说,一部是叶伟信执导的《异灵灵异2002》(2001),一部是林超贤执导的《千机变》(2003)。同样出自叶伟信之手,《异灵灵异2002》的制作水准和《生化寿尸》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异灵灵异2002》这部影片由嘉禾公司斥巨资制作,类型上融警匪、科幻、灵异等多种元素于一炉。影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把《黑衣人》等科幻片的元素引进了香港鬼片。片中谢霆锋扮演的男主角负责警察局中一个叫2002的秘密组织,一人一鬼搭档,专门负责清理城市里的恶鬼。这样一种人物身份的设定本身是比较西化的,人物造型方面也同样西化,有如未来都市里的时空战警;而片中对于鬼文化的处理却是完全本土化的,比如给鬼烧扎纸、用人的鲜血来打鬼等,都源自中国式的鬼文化;而打鬼用的取人血的枪又是西式的,带有一定的科幻色彩。整部影片在剧情设置以及动作戏份的处理上是相当港式的,而其中谢霆锋死后在城市里游荡一段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片《人鬼情未了》。总之,中西跨度如此之大的一部影片,《异灵灵异2002》居然做到了融其于一炉,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佩服。不过就各种元素的融合程度来说,《千机变》又要更胜一筹。这部由英皇公司斥巨资制作的影片走的是完全西化的路线,里面出现的僵尸完全是欧洲贵族僵尸的形象,跟过去那种清朝官服的中国僵尸全不相干。但是影片又始终是把故事背景放在香港这座城市里面,动作设计也是地地道道的港片套路。《异灵灵异2002》和《千机变》可说是香港灵异片向前跨出的一大步,无奈市道不济,近年来也看不到再有哪家公司有魄力敢投资制作这种规模的灵异片了。
以上就是抖音上用枪打鬼的电影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