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舰,下面小金就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玩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纯风帆”战舰是哪一艘?正确答案不是英国的,也不是法国的,更不是美国和俄国的,而是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在19世纪中期的旗舰——“马哈茂迪耶”号风帆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
“马哈茂迪耶”号风帆战列舰,自1829年建成后,尺寸和吨位一直领先世界。不仅如此,这艘风帆巨舰在海军史上也多次充当了戏剧性事件的主角。甚至在退役后,“马哈茂迪耶”号还差一点成为人类第一艘在战斗中被鱼雷击沉的战舰。
世界最大风帆战舰在金角湾诞生
从18世纪后叶到19世纪前叶,可谓是风帆战舰最辉煌的一段时期。木质船体,风帆推进,拥有三层甚至四层甲板,配备64门-140门前膛装火炮——这是当时的海上霸主“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的定义。其中,拥有100门以上火炮的被称为“一级战列舰”。
在18世纪后期,英国逐步掌握了海上霸权,其他各国海军为与英国海军竞争,建造的战列舰吨位往往比英国的更大。英国在1765年建成的一级战列舰“胜利”号(三层火炮甲板)排水量达到3556吨,火炮108门,舰员850人。而西班牙在1769年建造的“至圣三位一体”号(四层火炮甲板)则达到了4950吨的排水量,火炮更是达到136门。法国在1791年建成的“东方”号(三层火炮甲板)更是达到5095吨的排水量,火炮有120门。
在1798年阿布基尔海战和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东方”号和“至圣三位一体”号先后被英国海军击沉。在遭到多次重创后,法国和西班牙海军一蹶不振,英国海上霸主地位从此牢不可破。由于失去竞争动力,风帆战舰的吨位竞赛在19世纪初期一度停滞了下来,排水量很少再突破5000吨的大关。
不过,位于东方的奥斯曼帝国却在1827年掀起了一次海军建设浪潮,进而催生了一艘世界最大的风帆战列舰。
1827年,纳瓦里诺海战爆发,支援希腊独立战争的英国、法国、俄国三国联合舰队,在纳瓦里诺湾大败土耳其-埃及联合舰队。此战中,三国联合舰队拥有舰船22艘,其中战列舰(74门炮以上)10艘、护卫舰(64门炮以下)10艘,土埃联军则拥有各式舰船78艘,但战列舰只有3艘,护卫舰有17艘。
面对以战列舰为核心的三国联合舰队,以中小舰船为主的奥斯曼海军在火力、防护方面处于绝对劣势。舰队在海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土埃联军60多艘舰船被击沉、焚毁或俘虏),三国联军则没有一艘军舰沉没。
纳瓦里诺海战,成为了希腊独立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奥斯曼帝国经此一役国势大衰。战后,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年在位)认为,海军缺乏大型战舰是重要的战败原因。因此,他将建设海军作为恢复帝国军力的最优先工作,也希望借建造大型战舰来恢复国家士气。
在马哈茂德二世的命令下,效力于奥斯曼海军的建筑师梅赫梅特·卡尔法和工程师梅赫梅特·埃芬迪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风帆战舰——“马哈茂迪耶”号一级战列舰。1827年,“马哈茂迪耶”号在伊斯坦布尔金角湾的帝国造船厂开工建造,1829年建成下水。
自建成之日起,“马哈茂迪耶”号就当仁不让成为了奥斯曼海军的旗舰。
世界最大战舰的吨位纪录保持了20多年
“马哈茂迪耶”号战列舰采用了三层火炮甲板,全长76.15米,宽21.22米,拥有128门火炮,舰员多达1280人。“马哈茂迪耶”号的排水量并没有明确记载,后世研究根据舰体尺寸估计为5835吨。这些数据在当时都是空前的。
仅以长度来看,“马哈茂迪耶”号就远远大于其他竞争对手。例如西班牙“至圣三位一体”号长61.3米(4950吨),法国“东方”号长65.18米(5095吨),俄国“阿波斯特洛夫”级长63.4米(4790吨),美国“宾夕法尼亚”号长64米(约5000吨)。
到了1847年,法国最大的三甲板风帆战列舰“瓦尔密”号下水,该舰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826吨,拥有120门火炮,与“马哈茂迪耶”号的吨位非常接近。但是“瓦尔密”号长度为64.05米,宽度为18.11米,均不如“马哈茂迪耶”号。
直到1852年,英国新型风帆战列舰“威灵顿”号建成下水,长度达到了73米,排水量突破了6000吨,拥有131门火炮,终于将“世界最大战舰”的王冠夺了过来。但是,“威灵顿”号战列舰安装了一台780马力的蒸汽机,已经属于混合动力式风帆战舰。所以,“马哈茂迪耶”号作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纯风帆战舰”,这项纪录最终被全世界所公认。
“马哈茂迪耶”号除了吨位特别大外,舰载火炮也是不同凡响。在当时,英法海军的火炮口径布置非常均衡。英法风帆战列舰一般用12磅、24磅、36磅火炮分别布置在三层甲板上,艏楼等位置则安装少量大口径火炮,比如“胜利”号就安装了两门68磅(31千克弹丸)大炮。
相比之下,“马哈茂迪耶”号的多数甲板火炮与英法海军接近,但火炮甲板却还另外布置了部分3磅小型火炮,以及少数500磅的超大型火炮。这种500磅超级大炮,是奥斯曼帝国的传统杀手锏,专门发射巨型石弹(重达227千克),颇有当年“乌尔班巨炮”的遗风(可发射1500磅,即680千克石弹)。“马哈茂迪耶”号的这种巨型射石炮,在近距离威力极大,但射程并不远(仅几百米),而且装填速度非常缓慢,在海战中基本是一次性武器。
“马哈茂迪耶”号战列舰的吨位和火力在当时冠绝世界,并且一直担当着奥斯曼海军的招牌,但是它的服役生涯却充满了喜剧和闹剧。
英国“威灵顿”号战列舰
旗舰“马哈茂迪耶”号带着整个奥斯曼舰队叛逃埃及
1839年4月,第二次土耳其-埃及战争爆发。奥斯曼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以拒绝纳贡为名,主动进攻埃及的阿里王朝。但是,战争的过程却让土耳其人丢尽了脸,并且还发生了奥斯曼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国耻事件——奥斯曼海军舰队集体叛逃!
当时的埃及虽然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但经过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和治理,国力和军力蒸蒸日上。开战后,埃及军队在叙利亚等地连战连捷,打得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全线崩溃。气急攻心之下,奥斯曼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在1839年7月1日突然驾崩,年仅16岁的幼子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即位,新政权完全被亲俄派掌握,结果酿成了巨变。
穆罕默德·阿里
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在黑海周边一直存在着霸权之争,历史上爆发过十几次俄土战争,双方积怨已久。因此,亲俄派上台后立刻遭到了国内反俄势力的强烈反弹。在这些人中,行动最果断、影响最大的就是奥斯曼舰队总司令艾哈迈德·费伊兹帕夏。
艾哈迈德·费伊兹帕夏不满国家被亲俄派控制,于是在7月4日率领奥斯曼舰队主力发动兵变。艾哈迈德·费伊兹帕夏乘坐旗舰“马哈茂迪耶”号,带领着奥斯曼海军25艘主力战舰和两万多水兵从伊斯坦布尔启航,开向了外海。叛变的奥斯曼舰队,在亲埃及的法国人协助下,摆脱了英俄舰队的阻拦,转移到了希腊的科斯岛。
7月14日,奥斯曼叛变舰队与埃及达成了协议,集体投靠埃及阿里王朝。当时在一些土耳其人看来,与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战争,实际是奥斯曼的内战。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也颇有支持者。在奥斯曼帝国濒临崩溃的历史背景下,阿里甚至被一些人视为国家的拯救者。
这起突发事件,轰动当时整个欧洲。奥斯曼帝国海军称雄东地中海几百年,欧洲几大海军强国都曾经与奥斯曼海军进行过长期战争。这样的强大海军,竟然在一夜之间集体投靠敌国,在世界几千年历史里也是罕见的。也正因为这次叛逃,英国、俄国、奥地利等欧洲强国更加坚定了干涉埃土战争的决心。
在英、俄、奥等国直接出兵干涉下,埃土战争的局势被完全扭转,埃及阿里王朝的漫长海岸线也都被列强海军封锁。在内外交困下,穆罕默德·阿里被迫接受停战条款,割让大片土地,并重新宣誓臣服奥斯曼苏丹。作为停战条约的重要内容,1840年11月27日,奥斯曼叛逃舰队全部被送还给土耳其,其中也包括了世界最大战舰“马哈茂迪耶”号。
特别指出的是,1840年正是英国对中国清朝发动鸦片战争的那一年。
最大风帆战列舰的末路
“马哈茂迪耶”号在1829年建成时是世界最新最大的战舰,埃土战争时也仅仅服役10年而已,但由于维护成本高昂,缺乏足够的保养,这艘巨舰在埃土战争期间就已舰况不佳。在整个服役期中,“马哈茂迪耶”号更多是作为奥斯曼海军的招牌而存在,很少作为舰队主力而出战。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1月30日,俄国黑海舰队在锡诺普海战中全歼土耳其分舰队。此战中,俄国海军出动了6艘战列舰,其中3艘是120门火炮的一级战列舰,此战也成为了风帆战列舰最后一次辉煌表演。
俄土战争最终引发了英国和法国的武装干涉,英法舰队集体进入黑海,帮助土耳其重新夺回了制海权。在这种大形势下,“马哈茂迪耶”号作为奥斯曼海军的招牌旗舰,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战,率领其他土耳其军舰与英法组成联合舰队。
1854年4月,英法土联合舰队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将俄国黑海舰队围困在港口内,“马哈茂迪耶”号作为土耳其旗舰也参加了炮击。此时,“马哈茂迪耶”号已经不再是世界最大战舰了,更大的英国“威灵顿”号战列舰已经服役。不过,“威灵顿”号在战争期间被英国部署在本土和波罗的海,因此“马哈茂迪耶”号仍然是交战双方在黑海海域的最大战舰。
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都开始大量使用蒸汽舰船,俄国和土耳其的老式风帆战舰已显得非常过时。1855年9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以风帆战舰为主的俄国黑海舰队在港口内全军覆灭,宣告着纯风帆战舰作为海军主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战争结束后,“马哈茂迪耶”号虽然过时,但仍是世界少有的巨舰,因此奥斯曼土耳其试图用蒸汽机对其进行改装。但是,英国技师在对这艘风帆战列舰进行内部检查后,却发现这艘巨舰已经严重腐朽,根本不值得进行改装。所以,奥斯曼海军只好将为“马哈茂迪耶”号订购的蒸汽锅炉装在了另一艘护卫舰上。
此后的“马哈茂迪耶”号退居二线,和土耳其的其余老式风帆战舰一起泡在海水里慢慢老化。1874年,“马哈茂迪耶”号风帆战列舰正式宣告退役,舰名也转给了由英国建造的一艘6000吨级新式铁甲舰。
退役后再次历险:差点成人类第一艘被鱼雷艇击沉的战舰
退役后的“马哈茂迪耶”号,原本要进行拆解。但是,俄土战争在1877年再次爆发(这是第十一次了),近乎于废船的“马哈茂迪耶”号被动员上阵,竟然又差点创造历史纪录!
这一次,“马哈茂迪耶”号是作为运输船使用的,由于船体空军很大,被土耳其海军临时调来运送物资。1877年12月27日,“马哈茂迪耶”号与其他一些船只停泊在黑海东岸的巴统港内。但是这天夜里,俄国军舰“维利基·基尼亚兹·康斯坦丁”号在港外偷偷释放了四艘舰载鱼雷艇,四艘小艇趁着夜色潜入港内。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鱼雷艇进行海上作战!
当时,四艘俄国鱼雷艇各自携带有一枚“白头”鱼雷。这种早期鱼雷由压缩空气推进,速度只有6节(11公里/小时),射程也只有200米左右,因此只适合在夜间进行偷袭。
12月28日凌晨时分,潜入巴统港内的俄国鱼雷艇在黑夜中摸索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体形最大的“马哈茂迪耶”号运输船。两艘鱼雷艇“切斯马”号、“锡诺普”号在200米距离上先后发射了“白头”鱼雷,人类第一次鱼雷袭击战即将创下首次战果!
但是,曾经担当过世界最大战舰兼奥斯曼海军旗舰的“马哈茂迪耶”号,这一次运气爆棚。两枚“白头”鱼雷很不争气,全都没有命中目标,一枚冲上了岸,一枚则击中了码头。早期的鱼雷不仅性能差,而且可靠性也不高,在夜色昏暗的作战条件下,使用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勇气,还要有很强的运气。
俄国鱼雷艇虽然首战失利,但是在第二年1月26日再次夜袭巴统港。这一次,同样由“维利基·基尼亚兹·康斯坦丁”号在港外释放鱼雷艇。同样是“切斯马”号和“锡诺普”号发射鱼雷,但是发射距离抵近到了80米,终于一举击沉了土耳其“因蒂巴赫”号武装汽船(2000吨)。由此,俄国海军创造了第一次成功使用鱼雷艇击沉敌舰的世界纪录。
与世界纪录擦肩而过的“马哈茂迪耶”号,在俄土战争结束后,返回了金角湾的帝国造船厂,在出生地完成了拆解工作。
“马哈茂迪耶”号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多次充当了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但它的服役生涯也是无聊的。尽管参加过多次重要战争,它却没取得任何像样的战果,也没能成为别人的战果,最终顺利地走进了拆船厂。作为曾经的世界最大战舰,这种结局不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作者:陶慕剑)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带来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舰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内容请持续关注金符游戏,为你带来最新最全的游戏相关内容。